這個景設置至今已三個月了,其實大部份的水草都已經接近成景的階段,唯獨後景草的密度仍不夠,所以這回為後景草再進行一次大修剪,我想這有可能是成景前的最後一次大修剪了,期望這回重長的後景草能達到預期的密度,這麼一來下個月應該就能拍成景圖了。
目前分類:記錄我的水族缸 (370)
- May 25 Wed 2011 15:43
我的2呎缸(2011/05/25)
- May 01 Sun 2011 17:44
我的2呎白玻璃缸(加入水上葉)
由於我的2呎白玻璃缸這回的造景還包含了水上的部份,一直期望黑木蕨能順利轉為水上葉,不過坦白說我實在沒有把握能成功,再加上原本的黑木蕨數量就不多,要等到成景恐怕時間會拖很久,為了避免黑木蕨轉化失敗而導致影響成景的時間,我想應該還要種植另一種水草的水上葉來彌補一下後景的空缺會比較保險一點,於是今天就去逛逛水族館找水草囉.....
其實一開始心中並沒有鎖定特定的水草,反正閒著也是閒著,逛逛再說囉....
正巧這回看到了水族館新進一批水草,這是挑選水上葉的最佳時機,因為很多水草都是以水上葉的型態在販售的,雖然我對水上葉的認識不多,但卻一眼就能認出小海帆的水上葉,因為它算是相當常見的水草,在過去我幾乎不會考慮要購買它,畢竟它的尺寸對我的2呎缸來說有點太大了,不過這回我卻正好需要它,因為它的尺寸正好能露出水面當水上葉。
- Apr 25 Mon 2011 20:21
我的2呎白玻璃缸重新造景(附帶贈送水草)
我的2呎白玻璃缸早在一個多月前就已經成景了,本來打算再過一陣子才要重新造景的,可是由於之前大量採用黑奇石造景,這缸的換水大戰持續打了五個月.....還真是累人,為了結束這場換水大戰,就趁著今天休假將所有黑奇石取出,重新造景啦.....
- Apr 03 Sun 2011 19:28
我的1.5呎小缸成景(2011/04/03)
很難想像!這個景歷經了半年的時間才成景,因為設缸期間經黑毛藻肆虐多次,每次都是以大量修剪水草的方式來處理,所以水草又得重新再長,再加上幾乎不大添加肥料的管理方式(根本就是忘了這缸的存在 ),水草的生長速度相當緩慢,就這樣拖著拖著.....半年就過去了,其實它到底算是成景了沒有?我也不大確定,因為它維持這樣的景色已經很久啦
,正巧碰上這回的連續假期有空,乾脆就來拍成景圖吧。
- Mar 22 Tue 2011 09:15
友人鄭先生的3呎白玻璃缸
前天晚上應友人鄭先生之邀前去幫忙造景,一進入到鄭先生家的客廳就看到這個很像4呎缸的3呎缸!這話怎麼說呢?因為這個缸子的比例很特別,90x34x36(cm),雖然長度是90cm,不過寬度才34cm,高度甚至只有36cm(與2呎標準缸相同),也因為是這樣的特殊比例,所以看起來反而更大更長,感覺像是個4呎缸。
- Mar 15 Tue 2011 22:36
我的2呎白玻璃缸成景(2011/03/12)
就在前幾天我的2呎白玻璃缸已經成景,趁著正好休假有空就拍了成景圖,我想這缸的造景風格是我首度嘗試以黑奇石為主的石景草原,坦白說在水質管理上有點麻煩,由於黑奇石的數量很多,所以每隔兩三天就換水一次,看來以後要用大量黑奇石造景得慎重考慮考慮
不過還好這缸的水草在管理上十分的方便,只需要偶爾理理頭就好(鹿角苔也不例外),算是選對了草種。
說到了"選對了草種"這句話可能會引來一些質疑聲浪.....因為相傳鹿角苔就是一種不好管理的水草,不但生長快速,且每隔一段時間就得重綁,為何我會說它很好管理呢?
其實這缸的鹿角苔也曾因生長過度茂盛而重綁過一次,重綁初期真的不是很好看,而且對整個景來看也影響了整體的美感,於是後來我就嘗試將鹿角苔的修剪頻率提高,每5~7天就理頭一次,讓鹿角苔隨時維持在2cm以下的厚度,這樣一來鹿角苔就不會因為生長得太厚而整片浮起,所以也就不再需要重綁了,現在照片中的鹿角苔已經超過2個月的時間都沒重綁了。
- Mar 10 Thu 2011 21:49
我的2呎缸(2011/03/10)
我的2呎缸自2月21日重新植草至今已經有兩個多禮拜的時間,水草生長狀況都很OK,這回水草採用了顏色對比強烈的配置,色彩十分鮮豔,這是老婆大人最愛的一種景致,不得不承認,她對於之前我所提到的自然風格似乎沒有太大的興趣,反倒是這種色彩鮮艷的造景風格她特別喜歡,所以這回所用的紅色水草則由她來決定.....
- Mar 06 Sun 2011 17:24
友人國輝的2.2呎缸成景(2011/03/04)
- Feb 22 Tue 2011 08:00
我的2呎缸重新植草(2011/02/21)(贈送水草)
已經處於大爆植狀態的2呎缸,彩葉薄荷也已頂出水面了,咱家小搗蛋說水草再不修剪,魚兒就快沒地方游泳了 ,所以就趁着這兩天休假,乾脆將所有水草全拔起更換草種,換個新氣象.....
這回的做法有別於之前的重新造景或翻缸,而是保留原來的硬景觀,只更換不同的水草,所以只能算是重新植草而已。
雖說只是重新植草而已,照理來說應該是比重新造景或翻缸來得輕鬆許多才對,可是在實際操作後才發現並不是這麼回事,要保持硬景觀原本的面貌並不容易,因為生長過於茂盛的黑木蕨與細葉鐵皇冠將石頭緊緊抓住,拔草連石頭也一併被拔起,為了固定住石頭還真是費了不少功夫呢
- Dec 27 Mon 2010 15:57
我的2呎白玻璃缸(2010/12/26)
這個以黑奇石為主的石景設置已有一個月的時間,也就是說換水大戰已打了一個月了,由於尚未成景,所以換水大戰仍得持續下去
話說這缸在前一陣子也出了一些問題,就是水面突然出現油膜,隔天所有魚隻都浮頭,明顯出現缺氧現象,接著連最會冒泡的鹿角苔也停止冒泡,看來水質出現了蠻大的問題了!只好趕緊大量換水,不過魚隻仍陸續發生死亡情況,到了第三天,日光燈與白玉飛狐無一倖免,還好在連續一週的每日大量換水措施後,水草終於又恢復旺盛的光合作用,鹿角苔又是一片泡泡海,於是前兩天又放入了一批新魚,狀況看來也不錯,我想狀況已解除,只是到底這水質突然惡化的原因是什麼?坦白說我也不大清楚 ,只知道對付原因不明的狀況.....連續大量換水是個好方法
- Dec 24 Fri 2010 21:39
黑毛藻肆虐後的1.5呎缸(2010/12/24)
這個景設置至今已即將滿三個月,照理來說應該是早就該成景了,怎會時至今日仍尚未成景呢?
其實在前一陣子此缸經歷了一場嚴重的黑毛藻災情,不但石頭上佈滿了黑毛藻,就連已經爬滿整個底床的天胡荽也無一倖免,本來已近成景的階段,無奈讓黑毛藻先成景了 ......只好使出狠招!大量修剪已感染的水草,並以戊二醛塗抹石頭.....
雖然這樣的極端做法能讓黑毛藻在短短的一週內消失,但水草也幾乎被理了光頭
- Dec 20 Mon 2010 00:00
我的2呎缸即將成景(2010/12/15)
這個景從10月2日設置至今已有兩個半月的時間,後景草已經修剪過數次,前幾天又再度進行一次大修剪,我想這很可能是成景前最後一次大修剪了,因為這缸已即將成景。
說到這缸的造景模式挺有意思的,就是在硬景觀的部份是很認真的擺放,藉以強調遠近感,不過在水草種植方面卻很隨便,到處亂塞水草,說混植是比較好聽一點,其實根本就是亂種
- Nov 23 Tue 2010 22:16
我的2呎白玻璃缸翻缸(2010/11/23)(贈送水草)
- Nov 11 Thu 2010 19:14
水族缸背影
- Oct 29 Fri 2010 18:43
我的2呎缸(2010/10/28)
- Oct 07 Thu 2010 22:34
參觀友人小龍的海水缸
友人小龍搞海水缸已有好一段時日,今天就帶著咱家小朋友去參觀他的美麗海景,一進入大門,映入眼廉的就是一個水量超過300公升的大缸子,鮮艷的色彩與豐富的生態真是美呆了 ,咱家小搗蛋最愛看這種如海底世界般的美景了.....
- Oct 02 Sat 2010 21:30
我的2呎缸重新造景(2010/10/02)
我的2呎缸已處於大爆植狀態很久了,因為一直沒有新的造景構想,所以也就一直撐著沒有改景。
正好前陣子前往大津瀑布一遊,拍到的一張照片讓我有了新的造景構想,美麗的溪流是個造景的好元素,而這張照片的構圖也正巧是水草造景所常用的,因此就決定以這張照片的構圖為基礎來作為這次的新造景。
我的標準2呎缸寬度只有30cm,坦白說要做出如照片中的景深是很困難的,不過如果景的深度做不出來,那麼就很難表現出這景色的遠近距離感,整個造景就會失色不少,所以說啦,這回的造景重點就放在景的深度。
- Sep 29 Wed 2010 21:15
我的1.5呎小缸重新造景(2010/09/27)
上禮拜六帶全家到大津瀑布游玩時,被我那"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的GPS導航機帶到一處"天然石場",也因此很幸運的撿了一些不錯的造景石材....
想想我這個1.5呎缸已處於大爆植狀態很久了,其實早該重新造景了,但最近總抽不出時間來(這是懶....的藉口 ),正巧前天晚上有空,再加上這次並沒有打算翻缸,也就是底沙的部份並不取出,只是將水草及硬景觀重新佈置,我想應該耗不了多少時間才對,再加上手邊有了一些新石材可以好好利用,於是就決定動工了!
- Sep 22 Wed 2010 15:56
我的白玻璃缸成景圖(2010/09/22)
- Sep 13 Mon 2010 10:59
障眼法的前置作業(大魚換小魚)
我的2呎白玻璃缸已即將拍攝成景圖,各位如果之前的文章有看的話,應該知道這個景是想利用拍照的障眼法,來讓它看起來像個4呎的大缸子,若要讓這個障眼法能達到一定的效果,很多小細節都不能忽略,因此目前有一個很明顯的問題就是魚隻尺寸太大,缸中約30隻的紅蓮燈,各個長得頭好壯壯,體型都已達 3cm左右,可說都是大號的紅蓮燈了,為了讓障眼法順利施行,不得不將牠們全部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