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幅大爆值的景象,左後景的紅頭趴趴熊頂水已有好一段時間,還有那巨大的椒草幾乎遮蓋了整支海芙蓉.....看來不翻缸是不行了
瞧瞧前景的迷你矮珍珠,長得實在太厚了,底下的部份已經開始枯黃,很明顯的收割季節來臨了
就連這生長速度極為緩慢的小紅葉,也即將頂水.
在缺肥的環境中,溝繁縷完全趴不下去,站得直挺挺的
這巨大的椒草,發達的根部幾乎佔了2/3個底床,看來這1.5呎小缸似乎不大適合它.
翻缸前再來張側面照.
開始重新造景囉.....
雖然個人很喜歡石景,不過這個1.5呎小缸的造景決定權還是在老婆大人身上,畢竟這缸是放在她的工作室中,而老婆大人還是偏好流木景,所以前幾天我一直在找適合這小缸的流木,坦白說,要找這種小尺寸的還真不是很好找.....還好昨天晚上友人阿勝來陪我一起找,跑了幾家店後,終於順利找到尺寸合適且形狀也符合這次造景需求的流木,店家說這種流木叫紅樹根,它不像沉木或海芙蓉那樣能直接沉入水中,需浸泡一週左右才會沉入水中
.....急性子的我那能等那麼久的時間啊,於是今天就拿了兩顆小石頭將它綁住,讓它能直接沉入水中,這樣就不會耽誤接下來的造景工作了
在確認紅樹根要擺放的位置與角度後,先取出來在水族缸外綁上默絲,綁好後再放回水族缸內.
這回除了使用紅樹根作為主要的造景材料外,也用了一些從溪邊撿回來的小石頭來搭配,這些石頭不僅外觀看起來很自然,經鹽酸測試後也不會冒泡,看來對水質硬度的影響應該不明顯,嘿嘿......這回我又挖到寶了
既然這石頭不大會影響水質,乾脆就多用點,前景全部鋪上小碎石.
由於這缸在整個造景過程中,老婆大人都在一旁發號施令,我只能聽命行事,老婆大人堅持一定要有紅色水草,於是右後景的部份就全部種紅頭趴趴熊(我原本想種針葉皇冠的
)
這回的造景是希望最後能呈現一個右高左低的三角構圖,所以除了右後景採用有莖水草外,其他位置都不再使用有莖水草,像中間後景的部份則使用了不會長太高的袖珍皇冠,左後景甚至是使用了迷你矮珍珠(把前景當後景草用).
花了數個小時終於完成新的景,這種三角形的構圖是我第一次嘗試,期待能順利成景.
第一次使用這種紅樹根來造景....越看越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