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草缸中,魚隻不像水草那樣靜止不動,而是到處悠游,不得不承認,比起拍攝靜止不動的水草,拍攝魚隻的困難度是比較高的,不過只要掌握拍攝訣竅,其實就能大大提高照片成功率,今天咱們就來分享一些我的拍攝經驗。
要拍攝一個移動中的物體,快門速度是一個影響照片成敗的重要關鍵,因此在拍攝魚隻特寫時,我大多會採用快門先決模式來拍攝。
何謂快門先決模式呢?簡單的說就是快門的速度由拍攝者先行決定,至於光圈的部份則由相機自動配合快門速度而自動調整。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有提到對焦方式的選擇在拍攝魚隻特寫時特別重要,因為魚隻可不是個配合度很高的Model,牠可不會乖乖在那裏等著讓您拍照,到處悠游的情況讓您難以準確對焦,所以碰上這種情況時就必須用到"智能伺服自動對焦"模式囉 。
這種對焦模式與常用的"單張自動對焦"模式有著明顯的不同,"單張自動對焦"模式是當我們將對焦點對準欲拍攝的主體後,半按快門就會自動對焦,不過對焦完成後對焦環就固定住了,直到您完全按下快門為止,這樣的對焦方式用在於拍攝靜止的人或物當然沒問題,不過如果碰上會一直移動的東西,那可就不管用了,因為在對焦完成後被拍攝的主體若改變了原有的距離,那麼拍出來的照片就會出現無法準確合焦的情況,被拍攝的主體就可能因此變得模糊不清,因此在拍攝一個移動中的主體時,持續不斷的自動對焦是有必要的,這也是"智能伺服自動對焦"的運作方式。
以入門級的單眼相機而言,拍攝魚隻特寫時建議將感光度ISO設在400~800間,畢竟水草缸算是個光源不足的拍攝環境,適度提高ISO是有必要的。
為何我要強調以快門先決模式來拍攝魚隻特寫成功率較高呢?看看上圖這張失敗的照片您就會很清楚了,快門速度是1/10秒,在1/10秒的曝光時間內魚隻又移動了一段距離,這使得快速移動中的魚隻影像變得模糊,所以使用快門先決模式來設定較高速的快門速度,是可以避免出現這種影像模糊不清的情況的。
金三角燈算是游動速度蠻快的魚種,就用牠來示範拍攝囉!
一般來說,我會先觀查一下魚隻的游動速度,再來決定快門的設定,原則上建議設在高於1/60秒的速度(魚隻游動速度越快,快門也必須隨之加快)。
拍攝時只要對準欲拍攝的魚隻,半按快門(持續半按住快門不放喔),鏡頭就會開始不斷的自動對焦,即使魚隻一直游動著,鏡頭的對焦環還是會不斷自動調整,這就是"智能伺服自動對焦"模式好用的地方,等魚隻確定已經清楚對焦,您就能完全按下快門了。
上圖就是以快門1/80秒拍攝的,由於曝光時間短,所以即使游動中的魚隻也能拍得清楚。
善用快門先決模式及相機的各項設定,要拍出美美的魚隻特寫並不難。
以下是我個人在拍攝魚隻特寫時常用的設定,提供大家參考一下:
1‧拍攝模式:快門先決(高於1/60秒 ~1/160秒)
2‧對焦模式:智能伺服自動對焦
3‧感光度:ISO400~ ISO800
4‧白平衡:自動(必要時使用白平衡偏移)
5‧風格:標準